导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市政府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5件实事》总体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清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联军;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鞠立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俊;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柳忠旭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就业、居住、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环境、交通出行、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等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每年重点办好一批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实事(简称“市办实事”),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 为做好2025年市办实事的筛选确定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通过互联网、12345热线、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等多层面、多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论证。按照“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普惠可行”的原则,注重城乡统筹、政策统筹、资金统筹、建管统筹、效益统筹,把握精准性、连续性、创新性、引导性,最终筛选确定了15件2025年市办实事。项目总体更加注重“雪中送炭”、资金渠道更加多元、覆盖人群更加广泛、形式内容更加丰富。
下一步,将对15件实事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严密组织实施,公开挂牌督办,督帮一体推动落地落实。一是组织各有关部门逐项细化内容,明确标准,完善推进实施方案,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开展全方位宣传解读,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项目内容、相关政策和推进情况。增强市办实事的知晓度和透明度。三是贯彻“开门办实事”理念,健全群众参与机制,继续扩大“走进市办实事 见证民生项目”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推进合力,共建共治共享,真正把市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使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宏网记者:各项民生政策和市办实事落地落实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撑保障,请介绍一下在当前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情况?
鞠立果: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部门始终把民生放在财政保障的优先位置,近年来,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2024年全市民生支出130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了75.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为落实民生政策、办好民生实事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全市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10亿元,通过政府兜底安置就业、鼓励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提升技能促进充分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支持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新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5万个。二是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连续20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构建养老机构、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站点三级市场化服务网络。安排养老助餐资金7975万元,1395家助餐机构先后投入运营,服务老年人1925万余人(次)。三是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支持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智慧教育赋能等工作顺利推进。支持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4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51所。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和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标准,惠及学生6万余名。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一档居民达到每人每年880元,二档居民、少年儿童和在校大学生达到每人每年800元,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级“双示范”项目,支持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等33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就医需求。五是保障居民安居宜居。支持全市实施43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13.3万户,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支持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8万套,更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新市民及青年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六是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健全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七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1115元。建立“双挂钩”的社会救助动态调整机制,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标准增幅与低保增幅挂钩,比上年分别提高6.7%-8.7%。
下一步,市财政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财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资金保障市办实事等民生项目投入,2025年15件市办实事的资金也做了足额保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推动市办实事落地落实,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