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市办实事项目内容
建设镇街社会工作站(以下简称社工站)60处以上
二、项目实施过程
一是保持高位谋划。将社工人才队伍及社工站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清单;将社会工作发展纳入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及五年规划,连续两年纳入市办实事,列入“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组织保障。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部门协调,着力将社工站打造成为民服务综合平台。贯彻落实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四部门联合出台的《青岛市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社工站运行管理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业务处室和各区(市)民政局负责人任成员的社工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市)建立社工站建设领导体制,区、市两级财政资金予以保障。三是坚持规范引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区(市)按照“建得起、转得动、服务好”的标准,加强和规范社工站建设及运营。下发《关于规范社会公益类“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联合市财政局制定《青岛市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奖补资金暂行规定》,加强社工站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大社工人才培训及激励力度,为社工站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举办全市民政领域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505名基层社工参加民政部线上培训,动员全市8834人报名社工考试,开展考前培训10余次,参训8000余人次,考试初入围2444人,通过人数连续4年递增,位居全省首位。举办全省高级社工师评审现场组织工作,全省现有高级社工师33名,青岛市8名,占全省24%。开展第五届齐鲁和谐使者初选评审工作,青岛市入选16人,数量居全省首位。五是健全推进机制。邀请社会工作专家、第三方机构对社工站开展“行政+专业”督导,对办公场所、规章制度、人员配备等进行调研督导和绩效评估,全面把握社工站建设方向。加强工作督导,层层压实责任,并列入区(市)民政工作重点目标进行评估。结合省厅调度及市办实事督查要求,定期调度社工站建设进展,社工站资金使用以及解决毕业生就业等情况。
三、项目实施结果
一是服务成效显著。截止8月底,新建63处镇街社工站,提前完成市办实事建设任务,全市累计建成138处,实现全市镇街社工站全覆盖。全市各社工站开展实施独居老人、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人群需求评估、社区治理赋能等项目及活动千余个,联动社区社会组织700余家,为民服务成效显著,涌现出“泊心归里”“萤火计划”“幸福邻里帮”“小城同心”等社工站服务品牌,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入选全国试点。我市成功入选全国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助力计划试点城市(全国共7个,我市为华东地区唯一城市),承办了全国“乡镇(街道) 社会工作站建设助力计划”现场推进会暨现场培训会,民政部、省民政厅、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协同计划试点省(市)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及专家观摩了我市镇街社工站服务现场,专家评价“青岛经验”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利借鉴。
三是助力疫情防控。先后制定下发《关于慈善、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致全市社会工作者的倡议书》等,积极引导动员全市慈善、社工及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百余家社工站200多名社工活跃在抗疫一线,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四、项目实施意义
通过建设社工站,基层民政力量薄弱、专业人才支撑不足、社会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参与社区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民政经办服务能力,发挥了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专业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2022年10月会同养老处在莱西市组织开展“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民政党派及群众代表对全市镇街社工站建设给予一致好评。
附件:
2022年镇街社工站建设进展情况
区 市 |
计划数(处) |
占全市 任务比重 |
完成数(处) |
完成率 |
市南区 |
5 |
8% |
5 |
100% |
市北区 |
9 |
14% |
9 |
100% |
李沧区 |
9 |
14% |
9 |
100% |
崂山区 |
3 |
5% |
3 |
100% |
黄岛区 |
16 |
25% |
16 |
100% |
即墨区 |
7 |
11% |
7 |
100% |
胶州市 |
6 |
10% |
6 |
100% |
平度市 |
8 |
13% |
8 |
100% |
合 计 |
63 |
/ |
63 |
100%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