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来,市审计局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力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现将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一)坚持政治统领审计工作
坚持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深化巩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机制,认真履行市委审计办职责,筹备召开两次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年度审计计划、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等重大事项及时提交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严格落实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分别向中央、省委审计委员会报告重大审计事项3次5项。制定我市“十四五”审计发展规划,起草并以市委审计委员会名义出台关于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以及贯彻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意见的措施,落实区市党委及市直各部门对审计整改的领导责任。
(二)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为第一议题,并结合审计工作,积极跟进监督。将审计法治建设情况列入领导班子成员年终述职内容。组织召开党组会40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32次,坚持集思广益,确保科学民主决策。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收看审计署新修订《审计法》普法宣讲,制作展板开展专题宣传。严格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开展审计项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促进提高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意识。
二、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作用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和培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并纳入2021年度干部培训计划,推动审计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解读和研究阐释。依托“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专题学习会等,深入开展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将普法与法治政府建设、审计法治实践相结合。
(二)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能
一年来,市审计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共完成审计项目91个,促进增收节支8.39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73亿元,审减投资5.23亿元,移送案件线索和处理事项60件,追责问责108人,提出审计建议197条,促进完善制度措施200余项。上报专报和综合性报告获市领导批示101篇次,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组织对2018年以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推动上缴财政资金13.7亿元、下拨或促进规范资金21.7亿元;全面梳理十届省委巡视以来审计查出未整改到位问题,推动上缴财政资金4.98亿元。财政审计项目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固体废弃物处置绩效审计等2个项目获评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前两名,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办法等三项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认领省审计厅梳理的权责清单事项1项,已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在2021年体育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绩效情况审计中,对部分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中存在的工程量计量错误、政策性调差不合规等方面的问题予以调整,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职业质量监督检查。促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总体实现网上办理,推动出台营商环境优化相关制度7项,促进市民中心集中办理事项增加17项,有关区市退还多收取的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3.02万元,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五级责任主体和责任事项,组织召开审计业务会议22次,研究审定审计报告155份,确保审计结果文书合法规范。确定专门处室和人员负责行政复议应诉工作,2021年发生1起行政复议事项,市政府下达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市审计局作出的行政行为。依法受理并妥善处理信访事项14件,对审计过程中接到的信访事项,及时转交相关审计组落实。
(四)完善依法审计制度体系
起草并以市委审计委员会名义出台加强区市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实施办法、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办法等,建立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建立与市委政策研究室重大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双方对重点事项共同开展现场调研,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市政府办公厅建立督审联动机制,加速问题督办整改,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对现有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日常管理检查,已提交143条发文登记信息。对审计项目安排、对外合同的签订等重要事项,全部经过法规部门的合法性审查,全年共审查对外签订合同17份,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7次,有效防范了审计机关的法律风险。
(五)以审计工作实践推动法治宣传
利用审计进点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整改检查、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监督等时机,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宣讲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将普法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择优选拨6名人员参加全省审计系统宪法、民法典、审计法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乡村振兴工作队成员和驻村书记在帮村扶贫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审计机关职责和审计法律常识,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依法办事意识。将审计法治学习纳入全局年度统一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学法考法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全局190名同志按期参加学法考法并一次性通过考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学习的深度广度有待提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不够系统、全面,联系审计工作实际开展研讨、研究深度不够。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审计工作实际的广度还需要不断拓宽,与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需要持续强化。
(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形式有待拓展。开展法治宣传工作方式比较单一,依靠纸质宣传材料、现场宣讲授课等传统方式进行法规宣讲,与各单位工作实际、与百姓日常生活结合不够,方式不新、灵活性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载体、新需求条件下对普法工作的更高要求。
四、2022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审计法》
将新修订《审计法》纳入审计人员培训体系,大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准确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增强法治意识。把新修订《审计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新修订《审计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觉把新修订《审计法》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行为准则,严格依法审计,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二)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于审计工作“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在深入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运营、重大经济风险隐患、重大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等问题中,推动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同时,充分调动、整合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力量,全面落实一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任务。
(三)持续加强审计机关法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更加自觉地依法审计,恪守权力边界。将各级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大政策、“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与年度审计计划统筹衔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要求。全面梳理优化审计运行机制和审计工作流程,清理修订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继续在审计机关自身法治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