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市水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打造“六个城市”、落实“两稳一保”任务,抓项目、促改革、保安全、惠民生,做足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一)加快水务工程规划建设,构建现代“大水网”。抢抓国家、省大水网建设机遇,编制完成《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初稿,确立以客水调引、输配水通道、大沽河等骨干河流为纲,以中小河流、供水管线为目,以水库水厂、污水处理厂为结的“五干十脉”“五纵五横”大水网体系。盯紧抓牢重点项目建设,历时10个月时间完成官路水库69项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资金9.15亿元,水库围坝工程全面开工,官路水库输配水工程同步正在规划论证,全年完成投资37亿元。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土地组卷已报自然资源部审批备案,桃源河治理、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等43个水务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全市水务投资同比增长64.8%,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幅提高0.94个百分点。
(二)夯实水旱灾害防御基础,筑牢城乡“生命线”。针对今年汛期降雨量为1952年以来第二位、398座水库多次溢洪泄洪等严峻形势。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守牢灾害防御底线。编制水库、河道、山洪灾害易发区防汛预案,落实198名防御专家和6000余人的防御队伍,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模拟推演,全面提升实战技能。成立9个防汛督导组,排查整治工程隐患476个,汛期对104处山洪灾害点、市区21个积水点重点防御。加强防汛工程措施,对11条(段)河道实施综合治理,完成17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9项水毁工程修复。启动预警和应急响应11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70余次,科学调度洪水120次,成功抵御17次强降雨和2次台风影响,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增强市民“获得感”。科学储蓄雨洪资源,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蓄水6.25亿立方米,创历史之最。加强主客水联调,年度调引客水3.3亿立方米,提升城市供水品质,改造一户一表11263户,新建改建管网224公里,开展水质检测项目10976个,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提升农村水厂11座、主管网252公里,为农村居民安装5万块智能水表,新增规模化供水253个村庄、受益人口20.8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8%。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青水管+”便民服务,及时解决市民用水“烦心事”,保证市民用水放心、喝水舒心。
(四)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幸福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抓镇(街)促村(社区)”考评机制,创新开展“碧水积分”模式,排查整改各类河湖问题2719处、妨碍河道行洪隐患80处,李村河等23条河道创建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实施“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完成5490.7公里市政污水管网排查,排查率91.6%,超额完成75%的年度任务。全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提前一个月实现清零。积极探索推进排水管网确权转资改革,通过争取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即墨即发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麦岛等5个改扩建项目推进顺利,完成投资5.6亿元。加快建设9个再生水重点项目,全年河道生态补水1.9亿立方米,李村河等河道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治理目标。
(五)持续加强依法管水治水,守牢安全“硬底线”。推进《青岛市城市供水条例》《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列入立法规划。制定印发《青岛市水务管理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合同管理办法(试行)》,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900余家取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对4981个用水大户实行超计划用水加价,全市万元GDP用水量降至8立方米。在全省率先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核查及名录修订,55个饮用水水源地实现“一源一档”。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底线,制定《青岛市水务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等文件,开展行业隐患排查整治等10个专项行动,累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894个。推进小型水库管护模式改革,全市473座小型水库全部实现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
(六)推动管党治党纵深发展,凝聚奋进“新力量”。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集体学习、交流研讨、主题党日等40余次,运用局微信公众号、“兴水利民”微信群开展线上宣讲20余期。广泛开展“牢记嘱托•建功有我”“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大讨论,梳理“目标清单”23项,“问题清单”17项。制定“大调研”课题53项,明确“事要解决”清单9大任务,开展“四进四问”调研136次,解决群众关注水务问题560余个。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舆情管控,坚决抵制各类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
选拔推荐8名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组织13名公务员晋升职级,配合开展1名市管干部晋升职级,抽调6批次77名青年志愿者支援区市防控疫情,着力培养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