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青岛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全市体育发展重点任务,推进依法治体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是出台《青岛市海上旅游运动船艇管理办法》。作为全省首部海上旅游运动船艇管理办法,弥补了我市体育旅游运动船艇经营管理方面的政策空白,为规范海上旅游安全秩序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印发《青岛市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监督管理办法》。保障马拉松、越野跑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规范有序开展,进一步促进体育赛事活动健康发展。
三是出台《青岛市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文件列入2024年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一步完善了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体育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是制定《青岛市市级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加强对市级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保障市级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有序发展。
(二)健全法治思维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论述和权威著作。组织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邀请法律专家专题授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依法治体全过程。
二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制定《2024年市体育局局长办公会议学法计划》,通过会前学法、专题讲座等形式集中学习《青岛市全民健身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三是强化局系统法治理论学习。依托“青岛干部网络学院”开展2024网上学法考法,参与率、达标率均100%。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山东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学习云平台”组织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完成学习轮训。积极组织参加国家体育总局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行政许可培训、省反兴奋剂中心反兴奋剂培训,不断提升全局依法执政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根据《省委依法治省办督察青岛市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要求,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做好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贯彻落实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清单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及时报送行政应诉案件情况、行政执法数据等,接受司法机关监督查询。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将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情况纳入机关内部部门考核。
二是严格落实行政监管职责。开展海上旅游运动船艇监督检查,牵头或参与联合执法7次,累计出动110人次,今年以来,涉海体育旅游投诉同比下降60%。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制定《青岛市体育局海上旅游运动船艇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健全行政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规范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检查,制定2024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暨跨部门综合监管抽查检查计划》《“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拉网式检查全市滑雪、攀岩、潜水经营场所,抽查游泳场所30家,全年开展行政执法检查54次,保障全市高危体育项目经营秩序安全平稳。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行政工作质效。组织全市体育领域行政执法培训,加大对区(市)体育部门法治建设工作指导力度,推动法治建设水平提升。严格执行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把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保证决策科学民主。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合法性审查的重要作用,2024年审核重大行政决策、政策法规、合同等110余件。
(四)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局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定《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通过局门户网站公开。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列入机关处室、局属单位年度考核内容,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扎实开展社会普法教育。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体育法》《青岛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利用重大赛事活动举办契机,加强对体育法规的宣传力度。依托局门户网站“法律法规”专栏、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解读新出台的体育类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打造新媒体普法阵地。
三是加强体育企业普法教育。组织召开《青岛市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监督管理办法》专题研讨会、青岛市海上旅游运动船艇管理政策说明会等,从法律角度为企业答疑解惑。将普法教育与行政检查、行政审批等日常工作相结合,以现场检查、提醒告诫、以案释法等方式,增强体育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开展各类经营活动的法律意识。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市体育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学法用法主动性不够。部分执法人员存在得过且过思想,不组织不学、不要求不学、不督导不学,缺乏主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二是普法教育深度不足。虽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但普法教育的深度和实效性还有所欠缺。三是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法工作任务重、执法人员数量少、专业力量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法监督效果。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法治建设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将法治工作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年度述职报告内容。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将合法性审查作为集体讨论决策前的必经程序。高度重视全局法治教育培训和法治能力提升,召开法治专题讲座,提升全局法治意识。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保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2024年,市体育局发生行政诉讼案件1件,诉讼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发生行政复议案件1件,复议结果维持决定。积极参与全市“法治清风”特色普法周活动,全民健身周期间,广泛开展《体育法》《青岛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带头走进行风在线、民生在线,诚恳和市民对话,认真落实市民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按时向社会公布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营造学法用法浓厚氛围
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安排和重点学习内容,制定2025年局长办公会议学法计划,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开展专题式、研讨式学习,进一步增强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创新多元普法宣传形式
充分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普法宣传。在普法宣传活动中设置有奖问答、讲授公开课等互动环节,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增强普法互动性。加强实例宣传,以典型案例为依托,通过剖析案例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普法宣传实用性。
(三)健全体育领域执法队伍
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法治专题培训等工作,提升全局法治素质和能力水平。组织局系统50岁以下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考取行政执法证,持续扩充法律知识储备足、法治业务熟练的执法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