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疾病(感染)诊疗中心:高起点、大迈步,聚焦“五大领域”建设,强化肝胆疾病全周期诊疗能力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10-26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是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青岛肝病研究所,每年收治的肝胆相关疾病患者占比达80%左右。

据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振胜介绍,今年医院围绕肝胆疾病专科诊疗特色,聚焦外科手术、微创技术、疑难肝病、中医肝病诊疗、临床研究五大领域,引进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团队,成立名医工作室,为建设区域肝胆特色诊疗中心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形成以肝病内科为主,介入、外科、内镜、血透为辅的特色专科布局,进而依托“青岛市肝胆疾病(感染)诊疗中心”、“肝病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不断强化肝胆疾病全流程、全周期诊疗能力,推进特色专科和学科能力建设,促进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积极推广适宜技术,使广大患者得到更优质、更高效、更满意的诊疗服务,截止到8月份,共引进各类高级医疗专家11人,其中柔性引进7人,全职引进4人,切实满足了岛城人民群众肝胆疾病看病就医需求。

五大领域建设,肝病诊疗能力再上新台阶

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医院党委委员周永表示,今年医院通过柔性引进北京、上海等地肝胆疾病、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强化“五大领域”能力,肝胆疾病综合诊疗能力稳步提升。

疑难肝病诊疗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柔性引进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开展定期查房、坐诊、会诊并带教医院专业团队,提升疑难复杂肝病诊疗水平。为满足门诊患者就诊需求,5月26日启动王贵强疑难肝病门诊远程会诊预约,目前已进行12例次远程会诊服务。

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能力全面提升。医院积极推进省市中西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引进成立“李秀惠教授、李勇教授名中医工作室”,持续强化医院肝胆疾病规范化、系统化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目前两位专家已为70余为患者进行高水平的中医诊疗服务。

肝胆综合介入和消融治疗技术稳步发展。医院积极开展肝癌综合介入和消融治疗技术,打造肝癌MDT团队,截止8月份医院共进行146例次肝癌综合介入和消融治疗,同时引进成立“庄兴俊教授肝癌微创消融名医工作室”,进一步提升医院肝癌介入和消融诊疗水平,5至8月份庄兴俊教授为10例高难度肝癌患者实施消融治疗。

肝胆外科手术水平不断提升。全职引进外科正高级人才田洪广教授、副高级人才丁焕新教授,持续打造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团队,同时柔性引进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张永杰教授团队”,成立“张永杰教授团队肝胆外科名医工作室”,该团队共有高级职称专家11名,所开展的肝胆外科手术已经覆盖目前国内肝胆外科所有的前沿技术。截止目前张永杰教授团队门诊预约诊疗73人次,完成多例高难度复杂手术。

临床科研能力高质量发展。柔性引进滕皋军院士团队成员、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祁小龙教授科研团队,致力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治新技术研发及转化,有效推进了与国内外门静脉高压专家的深度合作。

精准医疗,肝癌全周期管理造福更多肝病患者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周永表示,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肝癌全周期管理项目的引入,契合医院肝脏疾病诊疗功能定位和医疗服务现状,有助于打造专科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高地。

56岁的张大爷有肝癌家族史,其本人也有乙肝病毒感染史20余年,但一直未规范诊治。今年1月查体发现有肝硬化并伴有结节,结节偏小性质不明,但未发现典型肝癌症状,这给肝癌的诊断带来了不确定性。为了尽早明确诊断和尽早采取有针对性治疗,医生建议张大爷进行M2P肝癌早筛检测,即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甲基化、血清学标志物等在内的多维度诊断模型,该患者结果呈阳性。

综合张大爷的病史、家族史、化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M2P肝癌早筛诊断模型结果,考虑患者肝癌可能性大,医生建议张大爷尽早治疗,而不是再等待2、3个月再复查,为张大爷尽早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赢得了宝贵时间。

据了解,今年3月份,医院被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授予精准医疗与转化医学中心第一批合作共建单位,6月医院完成精准医疗与转化医学中心建设。9月18日肝癌全周期管理项目正式启动,并已为8位患者免费进行肝癌早筛检测。9月25日,医院成为市北区区级癌症中心,整合肝脏肿瘤科、肿瘤内科围绕专科特色推动癌症诊疗相关工作。

今后,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将立足于医院的功能定位,继续提升特色服务技术水平,以特色专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带动医院整体实力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老百姓信任、有温度的医院。


Baidu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