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电话指导成功抢救八旬老人,青岛急救中心通过无缝衔接操作,帮助无呼吸患者重获新生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2-17
字体大小: 打印

1月16日中午,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一位患者家属的来电,称家中老人突发哽噎且无呼吸,急需“120”急救。调度员赵博迅速受理,冷静应对,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就近派出急救车赶赴现场,并给予呼救者及时有效的急救电话指导,通过无缝衔接的急救操作,最终患者恢复生命体征,复苏成功。这是今年以来青岛市急救中心通过电话指导成功抢救的第5位患者。

“不要拍打他的后背,他能呼吸或者咳嗽吗?”在得到家属否定的回答后,赵博明白此刻患者的情况属于完全性哽噎且没有呼吸,情况万分危急,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生命。“我已经派出急救医生了,请不要挂断电话,我将仔细告诉您接下来该怎么做!仔细听好,我现在教您怎么做胸外按压。”赵博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指导家属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操作:“快速用力按压胸部,每秒钟至少两次,向下按压至少五厘米,两次按压之间要让他的胸部完全回弹……”“1、2、3、4、1、2、3、4按照这个频率,坚持做,不要停,直到急救医生到达!”赵博通过电话耐心重复急救指导,确保家属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操作。在电话的另一端,患者家属也紧密配合,按照他的指令进行急救操作。赵博语气沉稳而坚定,给予患者家属信心和力量:“做得很好,不要中断,急救医生很快就到了!”他凭借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的业务能力,确保整个通话过程有序进行,为后续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接替急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分钟后,青岛市急救中心浮山后急救站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他们迅速接手急救操作,现场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电除颤、连接心肺复苏机等急救操作,并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救护车上,继续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与此同时,他们与齐鲁医院急诊科保持联系,提前通报患者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患者目前已恢复呼吸和心跳,复苏成功。

自2015年以来,青岛市急救中心通过电话远程指导成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共计348人次,其中心跳呼吸骤停251例,异物哽噎48例,急性分娩49例。


Baidu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